文学艺术 -凯发一触即发

冬日,享一场文学的盛宴

来源:自创 作者:盛秀丽 发布时间:2021-03-08 文字大小: |

晴窗日午,最宜读书。当贾平凹的《秦腔》在纸页间划上句号,我的脑海中仍有一群人在奔走,在喧嚷,在呼号。夏天智、夏天义、君亭、引生、白雪、赵宏声……,他们不仅活跃在文字间,更激荡在我的梦里一一我是读着书进入梦乡的,于是这种冲撞显得更为激烈:一群西北汉子,背靠亿万年的黄土高坡,不断争抢拼夺,把对生活的爱恨情仇全倾诉给祖祖辈辈生活过的高原听,吼一声秦腔,塬上的太阳都能听见。最终,我给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写下十二个字的评语:骨子里的秦腔,骨子里的中国。

不是没有被西北风裹挟过,《废都》《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当一部部带着浓郁秦地风格的作品从眼前掠过,我知道,西北作家群从此将在我的心头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今天,《秦腔》的阅读,甚至让我生出到陕西走一走的冲动。我是农民的女儿,对土地、对庄稼、对散发着充满原始气息的乡村风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如果说此前的《废都》让我对秦风还稍稍有一点距离的话,那么,《秦腔》的素朴真挚,则把一个继《废都》之后重回秦岭的贾平凹毫无做作地推到了读者面前,整部作品凝练厚重,笔法老辣。一条清风街,把一个处在历史大变革时期的乡村人情百态尽情呈现,这是生活的积淀,也是对土地对生命的关照。

没有比在冬日里一个人静静读书更惬意的事情了。天寒地冻,万物萧瑟,拥一床厚厚的棉被,和一群带有朴素乡音的作家在书中围炉夜话:贾平凹、冯骥才、迟子建、汪曾祺、老舍、沈从文……

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尽管从梦里赶来,沿着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我想和你一同坐在船里,从船口望那一点紫色的小山。一一这是沈从文。

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一一这是汪曾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经过了一段漆黑的烟囱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缈。一一这是迟子建。

就这样沿着文字的脉络一路向前,品读经典,细嗅芬芳。“我出生地是北极村,我面临的是黑龙江,我工作的城市是松花江,这种自然成为我生命的底色,也成为我作品的底色"。这是文学的故乡,也是作家精神的家园。当脚下的土地和心中的河流凝结成笔下最美的风景,于是,文学出现了,像一部凝注在时代坐标上的盛宴,等待着不同年龄、不同审美爱好的读者去阅读、去欣赏、去分享。《长恨歌》带着旧时代的奢靡,《钟鼓楼》激荡起十二个时辰的皇城,一部《额尔古纳河右岸》啊,则是驯鹿驮来的童话。

在这个冬日的暖暖的午后,我且读书,静享阳光。


凯发一触即发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1-20060044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