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凯发一触即发

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

来源:自创 作者:张玉东 发布时间:2021-07-02 文字大小: |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我和集团公司几位退休老同志商议,去瞻仰党的一大会址,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纪念党的百年华诞。

 我们来到上海,首先去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这是一幢建于一九二零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是当时出席大会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哥哥的寓所。是并排二幢一楼一底、坐北朝南沿街的老式石库门住宅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红砖相间的清水外墙,上面镶嵌白色粉线,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室内陈设均按原样仿制。雪白的墙壁,朱红的地板,窗明几净。中间放置着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桌上放着茶杯与火柴盒架,桌子周围有13只圆木凳,东、西两侧靠墙各摆着一只茶几和两把椅子,整个会场显得十分庄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0日在这里秘密召开,各地的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了13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了全国的53名共产党员。

二十世纪20年代的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历史使命,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上海宣告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此,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楼的展厅里,展览非常丰富。可以瞻仰一大代表的照片、生平和根据原景复制的栩栩如生的蜡像,以及建党时的珍贵文物、文献等数百件展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以及成立后的革命活动。参加一大的李汉俊、陈潭秋、邓恩铭、何叔衡和王尽美五位代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革命的大潮中,一大代表中也有的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当了汉奸。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到革命成功的只有两位:董必武和毛泽东。

看着展览,抚今追昔,感慨很多。我们党从无到有,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生命,让我们了解到新中国诞生的不易。我们要经常来瞻仰,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嘉兴,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专程到南湖瞻仰红船,继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南湖有一个湖心岛,全岛面积17亩。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组织疏浚城河,将淤泥垒土成岛,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

我们乘船登上湖心岛。烟雨楼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而得名。前檐“烟雨楼”匾额笔力苍劲,乃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于1965年所题写。二层中堂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

嘉兴南湖在历史上是江南著名的旅游圣地。南湖以其朴素、醇厚的江南水乡风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赞誉。以游山玩水著称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登烟雨楼。登上烟雨楼,望南湖景色,春天细雨霏霏,湖面烟雨朦胧。乾隆皇帝亲绘烟雨楼图,刻石置于楼中,并照此楼的样式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一所楼阁,亦名烟雨楼。 

在烟雨楼下万福桥边,停着一艘红船。1921年7月,就在这条红船上,通过了党的章程和党的组织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红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这是1959年仿制的一条当年一大开会的游船,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这条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

这是一艘中型的网船,船长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中舱放一张八仙桌,周围放桌凳和茶几。当年中共一大会议就在中舱举行。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尾系有一条小拖梢船,为当时接人进城购物所用。8月1日会议转移到这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红船,一直接受着人们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瞻仰。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红船参观,重温当年的历史,回顾那峥嵘岁月。

红船前,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我们在红船前照相留念,以铭记这庄严的时刻。

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是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的时代,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我们不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是珍惜今天的同时,要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无私奉献一切。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即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必须永远铭记我们党的“母亲船”,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在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中,永葆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和力量。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100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来瞻仰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再次学习了红船精神,铭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特别的意义,感到收获很大。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把初心写在岗位上,把实干写在行动上,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拼劲,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将红船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如李大钊先生所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们要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实践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走向胜利。

   


凯发一触即发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1-20060044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