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后的几天里,中原大地简直成了雨水统治的世界。郑州、新乡等地先后遭受暴雨袭击。可随着时间推移,让人揪心的事情发生了,河流暴涨,排泄不及,下游城区面临着舍弃家园以换取一方平安的巨大牺牲。家乡扶沟县转移了26.2万多人,直到28日,千年古城卫辉的绝大多数街道、建筑依然在洪水的淹没之中。
这场雨,千年不遇。
个体的命运,如果予以微观的透视,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真实、那么的饱满。他们多是乡村,甚至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然而在灾难面前,他们接到转移命令的时候,执行的是那么坚决,尽管身后是他们相依为命的土地,还有他们千辛万苦才建设起来的家园,尽管这一别,也许后会无期……这一刻,每一个经历的、见证的人,都会从内心感叹,这些朴实的行动,原来就是对觉悟、大义的最好诠释。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原来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即使是在较不发达的农村,也从来不缺“为了大家”的情感。
灾难面前,更有四面八方的同胞伸出援手,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救援者更是络绎不绝。他们中有人民子弟兵、有退伍军人、有鸿商巨贾、有个体从业者、有普通百姓,更有刚刚二十来岁的青年。如果说各方援助,让人看到这个民族的善良的话,那么,青年的自觉,则让人看到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作为郑州这个城市的一个普通公民,尽管一直希望这个城市以某种方式被人关注,却从未想过以这种方式。这时候,又特别希望这座城市还是她从前的模样。然而同时,我们又需要正视现实、鼓足勇气,感恩每一个帮助过的人,在心中升腾起守望相助的自觉,并有重建家园的信心、有未来更好的智慧、有知耻后勇的理性、有有备无患的反思。
灾难是一场不幸,不仅仅是生存的困境,更有同胞因此而失去生命。在人民就是江山的今天,因为一场大雨、一次出行而失去性命,让人不仅仅是惋惜,还有对未来的祈愿,而这些祈愿,却是一些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历史的角度,灾难也是进步、发展的另一种助推,提醒我们人类并不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从而珍惜幸福而不挥霍、敬天敬地而不无度、利用自然而不饕餮、完善设施而不抱怨、提高要求而不甩锅。
如果说不幸中能孕育出新的幸运的话,那就是深刻反思不幸,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足,认识到自然的规律是需要随着自然的存在而一直总结而没有终结的,从而对自然保持十足的敬畏之心,提高应对自然突袭的要求与标准,这也是对人类和自然的双重尊重。
希望以后面对自然的不善,我们能信心十足地说一声,早就料到你有今天!
希望灾难过后,我们都能变得更好!
凯发一触即发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1-20060044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