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凯发一触即发

有意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来源:自创 作者:刘玉梅 发布时间:2021-04-02 文字大小: |

一日我去弟弟家送些吃的,门刚一打开还未及开口,弟弟忙将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示意我不要说话。原来是一岁多的小侄子正在睡觉。像弟弟这样给孩子创造过于安静的休息和学习环境的家长不在少数。而我对他们的做法不甚赞成。相反,我觉得很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在他们睡觉、学习的时候,大人该做事做事,该说话说话,以让他们适应各种环境。不然等他们长大了,一旦碰上嘈杂的环境,将难以入睡、学习和工作,从而增添许多烦恼。

想想我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多兄弟的家庭,我和三个弟弟各相差两岁。自打我上学起,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常常被调皮的弟弟们所干扰。那时我们没有各自的书屋和学习桌,只能围坐在一张方桌上写作业,于是弟弟们一会儿这个说“姐,这道题咋做?”一会儿那个说“姐,给我说说这个作文咋写?”我若作业少、心情好,还能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一旦碰上作业多的时候,我就只能自顾自而对他们的问题置若罔闻了。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添置了电视机,在我们写作业和睡觉的时候,父母也照常看电视。正是这样的环境,培养了我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我在读书学习的时候,周围混乱的环境对我没有任何影响。记得在初二时的一次早读课上,我正大声朗读英语课文,老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的桌旁,一连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还是同桌碰碰我,这才知道老师在喊我。上高中住校,宿舍偶尔有人说话,我依然睡得香甜。参加工作后,在写稿、改稿的时候,我也是专心致志,根本听不到同事在说些什么。所以当周围有人抱怨因环境嘈杂而学不进去、工作效率低的时候,我都暗自庆幸我有一个“吵闹”的原生家庭。

意识到抗干扰能力给我带来的益处,在女儿出生后,我也有意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睡觉和学习的时候,我故意制造些响声,比如洗衣机洗衣服的声音,做家务的声音,还有和朋友聊天的声音。孩子渐渐地习惯了,也就不受影响了,无形中便增强了她的适应能力。女儿没有因为环境嘈杂学不进去、睡不着觉而烦恼过。这令我极为欣慰。  

《恰同学少年》里描述了毛泽东的“闹中取静”一事——在最闹的南门口大声读英语,为什么要读?毛泽东说:“我呀,有个毛病,性子太浮,读书也好,做事也好,旁边稍微一吵我就容易分心,于是找个闹地方,练点静功夫,磨磨性子。”陶斯咏所言“身在烈火中,如遇清凉境界”,这些描述也都与我的观点和做法不谋而合。

再看看现在的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他们没有意识到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性,加上经济条件好了,就尽力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就像我弟弟那样,一旦孩子睡觉、写作业,大人便话都不敢说了,制造响声的事儿也不敢做了,恨不得让整个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是的,在自己家里我们能做到让一切都静下来,可到社会上呢,你能改变周围的环境吗?既然不能改变社会环境,那么就让孩子学会适应它吧!怎么适应?唯有习惯成自然。这就需要家长从小有意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适当给你的小宝贝制造些噪声。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幸福。

                


凯发一触即发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1-20060044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