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凯发一触即发

1939:团结斗争促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反分裂、反摩擦斗争(五)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集团新闻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1-29 文字大小: |

(五)


根据地的巩固,是抗日战争能够长期坚持的关键。党在领导敌后游击战争的同时,十分重视加强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政权建设是根据地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试验区,对敌后各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明确规定了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性质、特点和基本政治、经济政策,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所实行的是真正的民主主义制度。此后,根据陕甘宁边区的经验和“三三制”的原则,华北、华中各根据地也开始加强政权建设,相继召开参议会,制定施政纲领,并颁布各种法规和条例。

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以解决战争和生活需要,是根据地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建设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同时注意发展工业生产和对内对外贸易,并建立银行发行货币。在保障工农群众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劳资两利、公私兼顾、合理负担的原则。在农村,从1939年冬起,各根据地相继开始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得到了经济实惠,提高了他们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在工业生产方面,主要是发展食品、日用品生产,小型服装加工和军械维修。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支持敌后抗战,起了积极的作用。

抗日根据地还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建设。为了便于同实际斗争相结合,1939年7月,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迁往晋察冀根据地,此后,随着抗战发展,抗大陆续办起14所分校,培养了10万余名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适应抗日战争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广泛地争取知识分子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要求全党同志注意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党领导的军队、学校和政府的工作。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到来,使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通过各方面的建设,大大巩固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敌后抗日斗争直到战争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待续)


凯发一触即发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