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凯发一触即发

1940 :中国希望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理论构建的成熟与抗日战场的战略性进攻(五)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集团新闻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2-24 文字大小: |

(五)

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全面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坚强阵地。把根据地建设好,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项建设中,政权建设是首要的也是根本的问题。随着敌后抗战的不断深入发展,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在此前多方探索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指示还规定:“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此外,指示还对相关政策和施政方针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三三制”切合当时实际,既保证了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又能够广泛地团结小资产阶级群众,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此后,根据地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指示,各根据地都根据“三三制”原则对原有的政权组织进行了充实和调整。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在党的自身建设以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中共的正确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1940年,毛泽东曾不无骄傲地指出:“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要取消它呢?”

抗日民主根据地,特别是陕甘宁边区的进步、发展与光明,与国民党统治区的落后、腐朽和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点,不但在无数冲破重重阻碍来到圣地延安的进步青年心中引起强烈震撼,也同样给诸多到访的社会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陈嘉庚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1940年5月31日至6月8日,著名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到延安进行了访问。在延安期间,他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的热情会见,并就国共合作及抗战形势等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相谈甚欢。此外,他还多次进行了实地走访、考察,对中共的政策主张,边区的施政纲领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直观认识。

访问延安之前,陈嘉庚曾先到过重庆,耳边一度充斥着国民党关于共产党的各种污蔑言论。经过实地考察,陈嘉庚认识到这些都是不实之词,转而充满了对中共的钦佩和赞慕之情。在重庆,国民党为拉拢陈嘉庚,曾以巨资招待他,但他却对铺张浪费、奢侈应酬深为不满,更对国民党政府官员的纸醉金迷和贪污腐败愤郁不平。在延安,陈嘉庚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到后第二天晚上,毛泽东专门设宴款待,最名贵的菜不过是一味鸡汤。毛泽东还抱歉地解释说:我没有钱买鸡,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特地送来的。母鸡正下蛋,他儿子生病还舍不得杀呀!其诚恳、盛情而又简朴无华之处,令陈嘉庚深为钦敬。

陈嘉庚对延安浓厚的民主氛围也多有感触。一次他与毛泽东会谈时,因为场地较小,人员较多,很快座位就坐满了。这时一勤务兵迟到,望见长板凳上毛泽东身边略有空隙,便硬是挤身坐下。只见毛泽东向这名士兵望一望,微笑着把身躯移开一点,以便让他坐得更舒服些。他还看见,一次吃饭时,朱德晚到,便自己盛了饭,杂在勤务兵中狼吞虎咽吃得非常香甜。联想到重庆国民党官员的等级森严、作威作福,陈嘉庚不禁感慨万千。他后来感叹道:“中共统治区内,吏治之清廉,民心之归向,较诸蒋政府统治地区,又有天渊之别!”“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由是他断定,“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凯发一触即发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网站地图